KOKO中文网

领取MOLI红包
栏目分类
CIRX中文网你的位置:KOKO中文网 > CIRX中文网 >

29岁得了“帕金森”?手抖一直找不到原因,直到做了基因检测|肿瘤|小脑|基底节|遗传病|帕金森氏症

发布日期:2025-01-04 14:57    点击次数:107

29岁的刘先生最近3天觉得身体不太灵便,有时还不太协调,尤其是在气温较低时加重,加了衣服后缓解。同时,刘先生感到自己的舌头也不太听话,说话也不流利了,特别是前一天,右手发抖,连杯子也拿不稳。刘先生家人随即将他送到当地医院就诊,当时做了头部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双侧侧脑室后脚周围、双侧额、顶叶、双侧小脑齿状突及脑干见斑片状、结节状不规则类钙化高密度影。当地医院医生认为刘先生病情复杂,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转院后,接诊医院仔细询问了刘先生的症状,询问病史时,得知刘先生14年前曾经出现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当时诊断“癫痫发作”,由于后来没有再发作,也没有治疗。刘先生的妻子回忆,大约1年前,原本从事挖掘机作业的刘先生,感觉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逐渐下降,有时简单的操作出现失误,反应也满了,工作能力明显下降,不能胜任工作,于是换了工作。在接下来时间里,换了4种工作均不能胜任。就诊前,刘先生在做安保,也是勉强胜任,但是工作能力与同事仍然有差距。大约半年前,刘先生说话也没有之前流利了,说话速度缓慢。随后的体格检查中,医生发现刘先生虽然反应稍迟钝,但对答基本切题。共济运动检查,双手轮替动作稍迟钝,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 闭目难立征阴性,直线行走轻微摇晃,其他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随后的影像学检查中,头颅 CT显示小脑齿状核、小脑蚓部、脑桥、双侧豆状核、丘脑、额顶叶多发高不规则密度影(图 2,3);头颅核磁共振(图4):小脑齿状核、小脑蚓部、脑桥、双侧豆状核、丘脑、额顶叶多发类钙盐异常沉积。图2,3 头颅 CT显示多发高不规则密度影;图4头颅核磁共振显示多发类钙盐异常沉积重重迷雾是钙磷代谢紊乱吗?如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等?还是先天性或遗传性改变?特发性家族性钙化?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颅MRA未见明显异常,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额颞叶皮质病变吗?刘先生虽然有共济失调和动作笨拙的表现:言语不流利,反应迟钝,但却没有明显智力障碍,无锥体束征,无精神行为异常,无肌张力增高,并不符合。是脑干病变吗?尽管刘先生看似语言不流利起病急,但是无颅神经异常的体征及交叉瘫或感觉障碍,无球麻痹的表现,也不符合。是小脑性共济失调吗?刘先生看似有跟-膝-胫试验欠稳准、直线行走轻度摇晃,双手轮替障碍符合小脑病变,但是进一步会发现他并没有闭目难立征阳性,无眼球震颤,无肌张力减低及爆破样语音,也存有疑问。基底节钙化原因CT显示基底节钙化并不符合生理性钙化特点,结合刘先生的临床表现,考虑是病理性钙化。慢性尿毒素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时,以及感染、肿瘤、外伤、中毒和一些先天疾病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病理性钙化。然而,刘先生并没有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及感染、肿瘤、中毒等病史。钙磷代谢的疾病如肾衰竭、维生素D缺乏等也可以形成颅内钙化,但是刘先生的临床表现也不符合。直到刘先生的基因检测结果提供了诊断线索,基因检测提示MYORG 基因突变。考虑到刘先生又共济失调和动作笨拙的表现:言语不流利,反应迟钝,同时没有明显智力障碍,考虑是符合运动减少及小脑功能障碍,排除了生理性钙化及原发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障碍疾病,以及其他如感染肿瘤中毒等疾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 CT小脑齿状核、小脑蚓部、脑桥、双侧豆状核、丘脑、额顶叶多发高不规则密度影,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这些证据指向了一种罕见病呼之欲出——Fahr病。神经系统罕见病医生介绍,Fahr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年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以下,可以表现为帕金森样症状、痉挛性瘫痪、失用、癫痫样发作、认知损害以及精神症状等,常见发病年龄为30-50岁,病情随着年龄逐渐加重。Fahr病(Fahr’s disease,FD),也称为家族性特发性基底神经节钙化或双侧苍白球齿状突钙化症,是一种罕见的以丘脑、基底神经节、大脑皮质和小脑齿状核内异常血管钙沉积为特征的疾病。FD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基底节异常特发性钙化。异常钙化沉积不仅局限于基底节,还可发生在其他一些部位,如丘脑、大脑皮层和小脑皮质下白质等。进行性痴呆、神经精神异常、帕金森或者舞蹈征样运动异常。临床表现因累及部位不同而异,包括锥体外系症状,常见有肌张力增高、震颤、舞蹈征、口面部运动障碍等以及认知障碍、步态、语言、锥体束体征、共济失调、癫痫、感觉障碍等,大约40%的患者可能有精神病、焦虑、冷漠或躁狂等精神表现。在大多数(55%)病例中,FD通常表现为运动症状,而认知障碍在FD中极为罕见。影像学特征是基底神经节和大脑其他部分的钙化,在CT上显示尾状核、苍白球和齿状核的对称性钙化,并可伴有白质、丘脑、皮质、中脑、脑桥和大脑其他部位的钙化,而其他部位很少受累。影像学表现主要以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和大脑半球白质钙化为特征,常为双侧对称性,也可为单侧。常见钙化部位的发生顺序是苍白球、尾状核、壳核、丘脑、额顶叶脑回底部、齿状核、小脑皮层、脑干中央部及侧脑室周围。基底节区是钙化最好发的部位,其中尾状核头部的钙化呈倒“八”字形排列;豆状核为条片状钙化,呈正“八”字形排列;丘脑的钙化呈“三角”形,部分病例的钙化呈条片状。小脑齿状核的钙化多呈多层弧线形;而额、顶、颞、枕叶灰白质交界区多为对称的点状、片状或条状钙化。在CT上钙化为均匀高密度。在MR上多数病灶钙化区在T1WI、T2WI上均为低信号,少数可在T1WI呈稍高信号,且T2WI高信号与病变活动有关,或与钙化区内的胶质增生或者结合水的含量有关。诊断标准与治疗Moskowitz等1971年制定的改良Fahr病诊断标准:(1)双侧基底节钙化;(2)进行性神经系统或神经精神症状;(3)患者通常在40~50 岁出现症状,也有可能会提早出现;(4)没有生化异常和临床表现表明存在线粒体疾病、代谢性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5)钙化并不是由于感染、外伤或中毒原因所致;(6)具有基底节钙化的家族遗传史。若有家族遗传史,满足前2条诊断标准即可治疗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和措施,主要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予以相应的对症治疗,如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可酌情使用抗帕金森药物或改善运动障碍的药物,出现精神智力障碍使用抗精神病或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参考资料:1. Qassimi F, Boujraf S, Lamgari G, Boukniter A, Bout A, Aarab C, Aalouane R. Catatonia revealing a Fahr syndrome. J Neurosci Rural Pract. 2023 Apr-Jun;14(2):386-388.2. Sudan S, Sebastian SA, Co EL. Fahr's disease with an atypical onset of epileptic seizure. Radiol Case Rep. 2022 Jun 26;17(9):3139-3141.3. Irisson-Mora I, Rodríguez-Hernández LA, Balcázar-Padrón JC, Peralta Luzon J, Portocarrero-Ortiz L. Fahr's Syndrome for Primary Hypoparathyroidism in a Patient With COVID-19. Cureus. 2022 Jun 26;14(6):e26342.4. Arruda ACG, Guerra ACDZ, Pessoa CH, Marquezine GF, Delfino VDA. Hypoparathyroidism and Fahr's syndrome: case series. J Bras Nefrol. 2022 Oct-Dec;44(4):592-596.来源 | 梅斯医学编辑 | 素碧神经系统罕见病交流群

Powered by KOKO中文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